因爱驻留乡村 四个大学生毕业后创办“爱邻舍”
原标题:因爱驻留乡村 四个大学生毕业后创办“爱邻舍”
因爱驻留乡村,爱邻舍毕业后创办“爱邻舍” 四个大学生的因爱社工梦
海峡网4月16日讯(泉州网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林伟文 文/图)在洛江马甲镇洋坑村,有这么一个团队,驻留他们将“大学生创业创新”与“志愿服务”完美结合,乡村学生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社工机构——“泉州市洛江区爱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”。毕业办在这里,后创孩子们可以得到免费的爱邻舍课业辅导、兴趣培训和社会实践机会,因爱老人们每周还能收获健康探访……
爱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驻留志愿者们
机构负责人黄玲和她的3个伙伴曾蕾、洪鸿鹏、乡村学生陈志斌,毕业办无问西东、后创不计报酬,爱邻舍却有个让人为之动容的因爱梦——通过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,倡导树立助人为乐、驻留行善立德等文明乡风。
免费服务 老少皆乐
下午放学后,孩子们三三两两、有说有笑地来到爱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,签到后自觉进入教室完成当天的作业;孩子们每做完一项作业后,就交给值班的社工或志愿者检查;社工或志愿者细心检查完作业后,耐心地提醒和辅导孩子做错的题目;孩子们认真地改正错误,并再次交给老师检查、确认。
“爱邻舍”解决了孩子们课外学习和生活的大问题,为家长减轻负担。
每个上学日,这样的场景都在爱邻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演。“我们免费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、兴趣培训和社会实践机会。”黄玲说,孩子们在放学后,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过来,或是下午4点半到傍晚6点半,或是傍晚6点半到晚上8点半。
除此之外,服务中心还为老人们提供免费服务,如健康探访等,并开设法律“门诊室”,定期邀请律师、法学院学生接受群众法律咨询、解答相关法律诉求。
向心而行 因爱驻留
黄玲的社工梦,萌芽于高考后参加的为期三个月的志愿服务活动。探访贫困家庭、探望重病老人,她深深地被社会弱势群体所触动,内心已经不能满足于一两次的志愿服务。
那时,正值填报高考志愿,她放弃了梦寐以求的法学专业,第一志愿选择了仰恩大学社工专业。
大学期间,她一有时间就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;每个暑假,她还会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背上背包,一起上高原,为藏区的孩子开展义教等志愿服务。大四上学期,她带队参与的2014年国家创业创新训练项目“爱邻舍儿童成长关怀营”,其项目服务区就在仰恩大学新区学生街。
因为舍不得服务区的孩子们,毕业后,她和曾蕾决定留下来,并借鉴其他社工服务站模式,申请注册专业社工机构,把训练项目做成真正的创业创新项目。2016年9月,“爱邻舍”社工服务站正式拿到了执照,这是她们从义工转向专业社工的重要标志。
黄玲说,在这里生活了4年多,她们爱这个地方,爱这里的孩子们,也爱志愿服务和社工这个行业。
砥砺前行 终有所获
梦想的实现,从来不会一帆风顺。从2015年9月开始,黄玲和曾蕾走过了一段艰苦的初创期。洋坑村因为村财有限,当初只能为她们提供3间学生街店面作为工作场所。
她们并没有因此退缩,仍然坚持为洋坑村的孩子提供免费的课业辅导,周末组织各种兴趣培训,带着孩子们参加社会实践和能力拓展;她们还自学卫生健康知识,每周走访村里的老人并进行健康登记,并主动联系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为村民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。
洋坑村委会吴主任说,“爱邻舍”解决了村里孩子课外学习和生活的大问题,家长都很放心把孩子送到这里来,也能更安心地工作了。
她们的坚持和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。2016年1月,终于有社会基金给予她们资金支持。
爱心延伸 队伍扩大
渐渐地,“爱邻舍”被越来越多人所知晓和关注。在多方的支持和帮助下,“爱邻舍”场地面积从180多平方米扩大到360多平方米,有了百姓书房、众益空间等新场所,专职人员也从原来的2人增加到4人。
让她们最欣喜的,并不是“爱邻舍”如今的壮大,而是村里孩子们的成长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。如百姓书房的借还登记、图书整理等日常管理工作,全部由孩子们自行完成;洋坑村的一些孩子自觉组建了一支“9+2”的小志愿队伍(9个较高年级的小学生和2个初中生),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,积极帮助低年级的小朋友;几乎每天都有几个仰恩大学的志愿者到这里开展志愿服务。
黄玲说,这正是她们的梦想——通过带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,倡导树立助人为乐、行善立德等文明乡风。他们将不断探索和完善“爱邻舍”服务,等洋坑村项目成熟后,再去其他村培育第二个“爱邻舍”,如此反复、迭代下去。
声音
追梦筑梦的时代新人
·洛江区委文明办主任王春霖·
这4个大学毕业生,通过成立专业社工机构,走出了一条“志愿服务与创业创新”相结合的“新路”,既实现了个人职业追求,又体现了社会价值。他们的“小目标”很动人,培育“志愿服务”等文明乡风、推动乡村振兴,需要一群群像他们一样在乡村默默奉献、追梦筑梦的时代新人。
(责任编辑:休闲)
-
开车撞上道路隔离护栏,司机向交警自首,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事故,但细心的交警发现,自首的人并不是开车的人,这是怎么一回事? 15日,在南安市区二环路世纪豪庭路段,一辆小轿车撞上中央 ...[详细]
-
步入秋天,不少上了年纪的女性会陷入 “换季购物焦虑”,总觉得衣柜里少一件合适的衣服,盲目入手一堆单品后,却发现很难穿出理想的效果。其实,中年女性的秋日穿搭,关键不在数量而在 “精准”。舍弃繁杂的款式, ...[详细]
-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高速免通行费,预计泉州高速部分路段将迎来车流量高峰。昨日,泉州高速交警发布假期出行提醒,请市民提前了解路况信息,注意绕行路线,错峰错时出行。注意几个易堵路段视情 ...[详细]
-
本报讯 记者曾聪虹)今年我省实施“新中考”,中考考试办法、中招录取政策都有变化,中考总分从去年的630分增至800分,其中体育与健康总分从去年的30分增至40分。昨日,《关于2 ...[详细]
-
刚刚进入最美“人间四月天”,阳光明媚的晴好天气像开挂一样,泉州市区昨天的气温冲上了27℃,南安达30.3℃!预计这样的天气将持续到5日。 眼前青青柳色,心 ...[详细]
-
讲座现场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供图东南网5月17日讯本网记者 潘贤利 通讯员 洪春锦)日前,由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与晋江市教育局联合筹办的晋江市“学前沙龙”系列活动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举 ...[详细]
-
泉州采茶舞亮相“荷花奖”评奖舞台近日,第十二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当代舞、现代舞评奖活动在深圳市举行,泉州歌舞剧团女子群舞《茶·飘香》作为参 ...[详细]
-
不得不说,时尚圈的流行趋势变得可太快了!夏天的“多巴胺穿搭”,秋天的“美拉德风” 。“美拉德反应”,就是食物所含的糖在烘焙烤制过程中,变成诱人的棕褐色的那个反应。所以呢,时尚圈就把棕色/红褐色/卡其色 ...[详细]
-
堂弟酒后驾驶无牌摩托车,被设卡检查的警察逮个正着,被依法刑拘。10天后,堂哥也酒驾去派出所帮堂弟取些东西,最后也因涉嫌酒驾被拘留。 42岁的陈某君是南安诗山本地人,本月8日晚8时 ...[详细]
-
《夜间半封闭施工 不禁止车辆通行》追踪刺桐大桥是连接泉州市中心城区与晋江、石狮的重要通道之一。2020年10月9日起,刺桐大桥整治工程项目正式启动,原定封闭时间至2021年5月9日,经过近四个月的奋战 ...[详细]